2008/06/10 | 设计的快乐与快乐的设计
类别(我的日志) | 评论(2) | 阅读(11) | 发表于 15:58
活时常会与我们开着某种玩笑,你苦心设计的某种特定产品,原本的功能发挥的功效并不大,反倒是在其它方面发挥了更有效的作用。例如"伟哥",起初是作为一种医治心脏病的药品,未曾想病人服用后,心脏病不见好转,性欲却猛增,阴差阳错成为男人们提高性功能的药物,而风靡全球。再譬如国内市场上有一种塑料工具箱,本是作为装五金工具之用,没想到竟成了成千上万美术考生们人手一只的绘画工具箱,箱内的分格层先前设计是装铁钉、螺丝、铁锤、螺丝刀、如今变成了颜料、画笔、调色盒、洗笔壶的安身之地,这真是应了那句俗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们的建筑设计中,在图纸上便将草坪、道路、园林一一规划设计到位,方方正正,规规矩矩,对称,煞是美观,但就是行走不方便,使用起来有障碍。国外的建筑设计则是先给人使用一段时间,然后通过人们在土地上留下的痕迹来划分道路,设置草坪、规划园林,既不对称,也不方正,但就是行走方便。

    在我们居住的屋子里,为何一定要划出书房、茶室、吧台?我端着茶杯、酒杯去阳台看远处的景物,这时通透、明亮的阳台是否比规划好的、封闭狭小的吧台、茶室更合乎情理?在自家看书是否一定要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房、孤独守着台灯才能称得上是读书?我认为只要屋内窗明几净,在任何角落,或躺、或卧、或倚、或靠、或蹲、或站,抓住一本书当下便读,随意而自然,不追求完美。其实,生活也罢、居住也罢、工作也罢,设计只是生活状态的一种延续,设计意念应随着生活走,设计其实就是生活的本身,所以,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设计师对于所设计的生活方式要十分了解。

    从事设计教育十几年来,我既行走、游学过国内众多的艺术院校中,间或也曾侧身于异国的几所艺术院校间,我时常在细心观察着、思考着--究竟是什么设计?究竟是什么是设计快乐?怎样才是快乐设计的至高境界?

    按理说,设计师理应从设计创作中享受其快乐,并取得一定的创作成果。这其中的道理就像农民祈望地里能长出庄稼来一样,能有收获就很满足、很快乐,就有成就感,他们设计并快乐着。否则,做一个设计师毫无意义。

    设计的快乐是单纯而美好的,有时它就是设计师一种游戏心态的流露。快乐的设计,说白了是毫无功利心的设计,也是没有任何欲望的设计。设计的快乐,是源于设计师心灵上的自由与精神上的纯净,也就是说,快乐本身就是目的,就是价值,设计在无偿带给他人快乐的同时,设计师自己也体验到了快乐的滋味。 

    成功的设计师所以能够快乐地生活,就是源于他们从设计创作中得到享受。设计创作使他们进步和满足。生活就是创作,创作便是快乐之源,这种最基本的人生态度也就是他将来成功的主要因素!生活中,他们有意的去设计一些快乐,让自己融入快乐之中。设计师的生活或许比较清苦,但精神上他们绝对是快乐与满足。当设计师真正追求的是设计艺术时,那么他得到更多的是快乐与满足,对金钱、荣誉反而会淡泊与忽略。

    有智慧的设计师们在设计上并不奢求圆满的东西,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存在圆满。中国的古人深谙此道:"月圆则亏,日中则斜"。知道在设计中遵守一点"抱残守缺",学会把一切复杂的事情简单化,面对一切沉重的事物,淡然处之,这其实也是设计师生活的智慧。设计师需要有个平常心,过于追求完美与理性,则是自寻烦恼。如果我们真的还要追求什么的话,那就是如何在工作过程中取得自身愉悦感,而不是去期待什么了不起的结果。不管做何设计,只要你努力了、付出了,并享受到设计过程中的快乐,这便是最美妙的,其他的一切真的是无关紧要的。

    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造型艺术学院的设计教学中有一门课程,称之为"无用设计"。它教育学生不要强迫自己去解决问题,而应轻松地、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英国当代工业设计中倡导一种名为"易用设计"的风尚,这一全新的工业设计方法令消费者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成功的产品设计,由于简单、易用、美观、实用,给使用者而带来的诸多的乐趣。美国哈佛大学以高薪聘请一印度的教授,专门研究 "鬼"文化,从"无"中挖掘出"有"来,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对鬼神的崇拜,折射出一个国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构造。

    然而,凡是受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国人, 大多是目光短浅,凡事都想走捷径, 急功而近利。古往今来,国人的内心从来没有出现过超出世俗功利的信仰。设计师也不例外,如今许多设计师也将设计变成一种纯功利的商业活动,成为了牟取名利的手段,这无疑是将设计变成了一种枯燥的、乏味的、消耗生命的劳作,这种设计生涯是毫无快乐可言的。

    设计是一个系统,从开始的构思到最后的设计完成,并取得某种意义上的成功,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事情,里面有酸、甜、苦、辣,也有成就感,更有快乐。人间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此。设计更是一门特殊的专业,比一般专业工作来得抽象及非理性,它既需要有恒心,你要有坐数年冷板凳的准备,除非你是天才,一个成熟的工业设计师成长期至少五年,或许更长。除此之外你还要有专业的殉道精神,将设计艺术当成一种文化事业、一种修炼、一种生活乐趣,而不单是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虽说"设计师"是一个充满虚荣与诱惑力的职业,但有太多的"设计师"由于对设计缺乏真正的热诚,既未发达,又没成名,至今还在险恶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当下这样一个终日在忙碌和奔波生活中的时代,设计师是否应该了解自己是在为快乐还是为事业、是为名利还是为私欲?有的设计师只是为了名利忙来忙去,而心力交瘁!有的设计师在设计中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既对社会有所贡献,又使自己满足而快乐。目的不同,心情也就不同。

    成熟的工业设计师都清楚的知道,设计并不是最终目标,设计的最终目的不光要自己快乐,还要让别人快乐。设计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发现,更是一种感悟,又是一种精神张扬的过程。在我们当今的这个社会中,有数以百万计的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终年在挖空心思、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却从来不去思考设计的对象是什么?真正的设计不是追求时尚或一种什么样的风格,而是一种对别人的一种细微的关心,就是把你要设计的东西的主人想象成你最爱的人。

    记得前年在日本名古屋爱知县艺术大学访问时,我发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状态,掌握知识的方法都与我们国内院校学生不一样。该校的教师介绍说,基础课便要从开启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例如素描课进行到尾声,老师布置的素描作业很是特别,凡是与"笔"有关联的工具都不能用,比如说炭笔、铅笔、钢笔、毛笔、原珠笔、水笔、马克笔、针管笔等等,但是后来学生们交上来的素描作业(大多为照片)却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有用砖块画在铁板上的、有用砖块画在铁板上的、有用焦炭画在水泥板上的、有用锯齿刮在铁皮上的。素描作业竟然可以丢开炭笔、铅笔、纸张,鼓励学生去发现新的作画工具与材料。基础课如此,专业设计课也不例外,激励学生大胆去想、去探索未知领域,进行概念设计,在设计艺术创作过程中,他们的设计教育也多是注重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的激情,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使学生将设计艺术像生活一样去享受去追求,认清商业是属于脱离于心灵之外的物质文明,设计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产物。 让学生始终保持着人文的艺术情结,鼓励学生从文化艺术的高处去思考,来选择做些有社会意义的设计项目,以便使自己能与时代同步,同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而我们的设计教育过程目的性特别强,每门课的重点、难点在哪?需要多少作业才能掌握该课的技能,量化之精微,渗透在专业教学的每一个过程。漠视人的差异性,学生磨掉的是对设计艺术的兴趣和激情,在大量的临摹作业中得到的只是纯技术的东西,学生唯一的收获是将设计变成非常功利的谋生手段。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无论是在校学设计的学生,还是在设计公司从事设计的学生,也不论是自己创业开设计公司的职业设计师中,还是驻厂设计师,听到的多是他们所从事设计事物的艰难与困苦,他们在学习与工作阶段中,很难得到工作的满足感和享受到的快乐。因为所有的设计目标与标准就是在他人的指使下去赢利、获名次!这样做设计不快乐是当然的!
6

评论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1]
我的日志[1]